原油、天然气供应量排名国内第一的中国石油,规划“双碳”目标提前幅度是最大的:分别为提前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,提前10年左右实现“近零”排放。如此大跨度的超前,中国石油方面透露,其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将分“清洁替代、战略接替、绿色转型”三步走,努力建设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“低碳能源生态圈”;在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3.8%的基础上,有序、有力安排今后的年度降碳目标任务,积极布局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的商业模式。而在技术支撑方面,将更加注重主营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,进一步优化油气结构,持续提高天然气占比。
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中国石化,则提出“一基两翼三新”产业格局,即以能源资源为基础,以洁净油品、现代化工为两翼,以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,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。其中,推进能源转型,打造“第一大氢能公司”是主攻方向,加速发展氢能源。“十四五”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,在推动商业示范上走在行业前列。同时大力发展绿氢炼化;开发碳中和林、碳中和加油站等各具特色的碳中和模式。在产业升级上,中国石化的新业务图谱是从原油、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升级为“油气氢电非”综合能源服务商,锻造强韧高效的产业链。
中国海油已经形成“海上天然气+进口液化天然气(LNG)”的稳定清洁能源供应模式,进口LNG更是排名国内第一。中国海油已经启动碳中和规划,“十四五”期间,将加快南海万亿方“大气区”建设、积极发展非常规天然气和加快推动LNG全产业链建设等,预计天然气产量占比将提升至35%左右,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0%以上;以此为重点,推动实现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%以上。同时,中国海油将全面加强碳排放源头管控,例如改变原有海上平台用能模式,探索利用陆地大电网为海上油田生产供电,以减少海上油气田能源消耗,削减海上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排放;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,着力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,并已尝试开展碳中和LNG交易等。